
sookie编辑
-
长安汽车新专利能否让混合动力车型NVH性能提升30%?
2025年5月,长安汽车申请“混合动力车辆模式切换”专利,聚焦保障传动系统NVH性能,展现技术进步。
-
锂电企业加速赴港上市
锂电企业赴港上市阵容进一步扩大。
-
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新突破:拓扑优化冷板设计,性能提升86.7%!
新能源汽车BTMS面临挑战,最新研究揭示湍流共轭传热模型优化冷板设计,提升热管理效能,为下一代电池冷却技术提供理论支撑。
-
稀土:全球汽车新”命脉”
多家车企因中国稀土出口审批流程变化,面临含稀土零部件短缺,产能受限。稀土对汽车高端制造至关重要,成为新“命脉”,汽车供应链韧性问题再受关注。
-
【概念车】超酷的丰田液氢燃料“GR LH2 Racing Concept”
丰田在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40周年之前推出了一款带有内燃机(ICE)的新型液氢概念赛车,旨在推动氢技术在赛车运动中的发展。
-
回击“内燃机终结论”,JCB氢发动机获欧盟全面型式认证
JCB氢发动机获欧盟全面型式认证,符合欧V排放标准,可在欧盟及承认地区销售,用于JCB及第三方设备。
-
多家车企取消全面电动化时间表,“混动还能打十年”成全球汽车行业共识
“混合动力技术不是过渡技术”正在成为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共识。
-
头部企业,大动作!“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”将施行
被业界称为“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”的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近日发布,并于2026年7月实施,首次将动力电池热失控后“不起火不爆炸”纳入强制标准,推动行业从“续航竞赛”转向“安全竞赛”。
-
重磅 | 新国标发布,动力电池热管理即将迎来大考!
工信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(GB38031-2025)日前发布,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。
-
不同氢能源车发电路径之《一》——氢燃烧特性对氢内燃机性能的影响
氢内燃机以氢气为燃料,将氢能转化为机械能,应用于交通、发电等领域。其性能受氢燃烧特性影响,具有高效、低排放、低成本等优势,推动氢能发展,促进大规模应用。
-
宝马中国:100%回收退役动力电池,打造绿色供应链新典范
宝马中国在上海、重庆等地经销店启用退役动力电池储能系统,推动绿色转型。此举在退役电池梯次利用领域取得新进展,降低储能成本,提升能源使用效率。
-
吉利雷神AI电混2.0:智能驱动,重塑动力新体验!
吉利汽车凭借雷神AI电混2.0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突破。该技术以23.5E FLOPS的算力位居中国车企首位,依托超过200万用户的200亿公里行驶数据,大幅提升动力性能、能耗效率和行驶安全性。其中,星睿AI云动力2.0技术通过AI深度学习构建“数字孪生场景库”,为用户精准提供连贯动力服务,带来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体验。